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分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季和第二季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李立宏解说。分别于2012年5月14日,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第三季由刘鸿彦执导,李立宏解说,于2018年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首播。

该系列纪录片以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为主题,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以美食为窗口,展示了中国各地的文化和风俗,通过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央视首播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电视剧。2012年10月,该纪录片接连获得“第十二届中日韩三国制作者论坛大奖”、“第二十二届中国厨师节”首枚“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奖”。2012年12月,获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大奖”。2014年6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年度最具影响力纪录片奖。2014年10月25日,获得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瞩目电视纪录片奖”。

剧情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7集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介绍了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的笋、云南大理的盐和湖北嘉鱼的藕等食材。这些珍贵的食材都来自中国的不同地理环境,展示了自然对人类食物供应的慷慨赠予。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以陕北的馍馍、兰州的拉面、西安的羊肉泡馍以及嘉兴的粽子和宁波的年糕等为主角,讲述了主食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介绍了云南的豆腐、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豆腐、安徽的毛豆腐以及绍兴的黄酒和东北的酱等,展示了人类如何利用自然食材进行烹饪和加工,将它们转化为更具风味的食物。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通过泡菜、乌鱼子、腊肉、火腿、虾酱等食物的制作,讲述了食物保存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魔力。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揭示了厨房中的秘密,包括烹饪方法如煮和蒸,以及刀工和烹饪油的选择等。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展示了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觉在食物中的巧妙运用。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讲述了贵州的糯稻、獐子岛的海参鲍鱼、兴化的芋头和青藏高原的青稞等食物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田野中获取美食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8集

第一集《脚步》讲述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故事,包括西藏林芝的蜂蜜采集者、四川的职业养蜂人、秦岭的麦客、浙江的渔民和云贵高原上的村民。他们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

第二集《心传》讲述了传统美味的制作方法,包括徽州古法制作菜籽油、陕西挂面、苏式糕点、莽山瑶族的糍粑、汕头小吃蚝烙和上海本帮菜等。这些美味是代代相传的心血结晶,展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传承。

第三集《时节》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人们会在不同的时节根据自然作物安排自己的饮食。春天的雷笋、夏天的家鱼、秋天的蕈子等,都与自然的季节息息相关。

第四集《家常》讲述了各种家常美味,比如红烧肉、泡菜、面条等。这些美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家庭的情感和记忆。

第五集《相逢》讲述的是各种食材组合裂变产生的奇特美味。比如北方的口蘑与南方的冬笋组合,花椒与朝天椒的相遇等,这些食材的搭配和组合让食物产生了新的风味和魅力。

第六集《秘境》讲述了那些深藏秘境中的美食,比如内蒙古达里诺尔的华子鱼、北海的沙蟹、阿佤山的鸡枞、长白山的蕨菜等。这些美食隐藏在自然的深山老林之中,人们为了寻找这些食材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耐心。

第七集《三餐》讲述了人们的一日三餐。无论是早餐的豆浆油条、午餐的米饭炒菜还是晚餐的面条饺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美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也是人们生活的基石。

第八集则是这一季的拍摄花絮。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8集

第一集《器具》主要讲述了各种烹饪器具的发展史,从古老的陶器到现代的不锈钢厨具,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同时,也介绍了各种厨具和餐具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第二集《小吃》主要展现了各种地方特色小吃的独特魅力,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到家庭厨房的手艺。不同地区的小吃有着不同的风味和特色,反映了当地自然资源和饮食习惯的差异。

第三集《宴席》以宴会为主题,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宴会文化。从家庭聚餐到正式宴请,从婚宴到寿宴,每一种宴会都有其独特的礼仪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探讨了饮食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集《食养》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饮食来养生保健,介绍了各种具有养生功效的食材和菜肴。从传统的滋补品到现代的健康食品,人们通过食疗和食补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第四集《厨人》主要讲述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展示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美食制作技艺。从厨师到家庭主妇,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第五集《点心》主要讲述了各种点心里折射出的时代变迁和人情礼仪。点心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不同地区和不同节日的点心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

第六集《节气》主要讲述了根据节气安排农事劳作和生活的方式,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的意义和作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七集《融合》主要讲述了人口迁徙带来的饮食文化的融合以及餐桌文化的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饮食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通过品尝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来拓宽自己的味蕾和文化视野,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

纪录片制作

创作背景

据陈晓卿透露,《舌尖上的中国》最早的策划是在2002年,当时他正在制作一个美食节目,节目之后突然有了想做纪录片的想法。于是陈晓卿开始向台里申请选题,最初申请的选题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后改为“舌尖上的旅行”,最终经过剧组导论定为“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于2002年申报,2011年才正式通过、立项然后拿到资金,成立摄制组。

前期准备

执行导演任长箴最初对美食并不了解,为了完成导演陈晓卿安排的任务,她购买了大量关于美食的书籍,但始终没有找到思考问题的方向。直到一本名为《慢食运动》的书籍出现,作者卡罗·佩特里尼是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慢食运动”创始人。这本书中提到西方美食学的概念,包括植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农业、畜牧业、作物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任长箴受此启发,根据这个定义来划分《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分集。

在确定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大框架之后,剧组需要填充具体的内容。在与中国烹饪协会的座谈中,剧组得到了一本《中国烹饪大全》的工具书。这本书类似于《辞海》,详细地介绍了与烹饪相关的所有素材,包括道具、调料、菜系的师徒谱等。任长箴从这本书中获得了许多关于具体食材和烹饪方法的灵感。她复印了其中关于“酱板鸭”、“调味料”、“湘西腊肉”等具体的材料,并让三、四集的两位导演在网上购买了同样的书籍进行深入研究。这些具体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也成为了《舌尖上的中国》中重要的内容。

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就不是单纯按照食物来设定主题,而是透过食物这个窗口,展现出中国社会的不同面貌。每个分集的主题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和调查后确定的,然后以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为载体进行拍摄。在确定每个分集的主题后,分集导演需要先进行深入的文案写作,了解和研究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文化背景,并形成详细的拍摄计划。接着是是调研阶段,导演需要寻找符合主题的美食种类和拍摄地点,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获取美食的相关线索和故事。

拍摄过程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大手笔投资的制作,邀请了美食家蔡澜和沈宏非作为顾问。前期调研组派出了3名调研员,最终由8位导演、15名摄影师和3位剪辑师共同完成。拍摄历时13个月,横跨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国内70多个拍摄地点。这部纪录片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对于食物的展现采用了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食物的细节和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出现了四川元素,引起了四川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对夫妇是四川人,因此以他们为主角。他否认了这是为了补偿第一季中四川元素过少的做法,并表示摄制组确实无法照顾到每个地方。他还透露,在第二季中,摄制组还去了乐山、雅安等地方。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整个团队将近200人,除了央视自己的团队之外,也有来自荷兰和台湾地区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加入。在短短10个月里,团队的拍摄地点横跨中国20多个省份,拍摄记录了400多种美食。

幕后花絮

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成功,团队原本以为第二季的拍摄会非常顺利,很多地方会抢着要求摄制组去拍摄。可是在拍摄过程中遭到了许多拒绝。他透漏,《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到贵州拍第二季片子,一户店家主人对他们说,不知道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你们拍哪儿无所谓,我只看过《致富经》,CCTV7一档农业栏目。对此陈晓卿自嘲到:“你看,都说《舌尖》红遍全国,换个地方,我们的知名度真不够,所以,我不敢妄自说走红。”

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第二季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便利,反而有了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他指出,找人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因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自荐信,但是很多只是简单的推荐食物,缺少了故事、工艺、人生等方面的支撑,这让筛选和评估变得非常困难。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整个主创团队完全不同于前两季,由刘鸿彦担任总制片和总导演,团队更加年轻。而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于2017年10月23日,由于“个人原因”正式从央视离职。离职后,陈晓卿与《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原班团队组建了新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特点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陈晓卿导演通过精准的节奏设计和画面镜头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他通过高剪辑率和丰富的内容,使影片的外部叙事节奏更加紧凑。同时,影片的内部节奏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增强故事性、增加戏剧性和设置悬念等手法,使叙事更加引人入胜。在叙事时间上,导演遵守了故事本身的时间线,运用适当的省略和压缩手法,突出了故事的关键点和人物命运的高潮,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食物与人、文化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性。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减少了对实物的特写和描述,以美食和故事为叙事中心,故事性明显增强,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道故事。同时用单个小故事和整体故事相结合,一集中有多个故事穿插其中。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画面制作更为精致细腻,真实而充满质感。在色彩上采用明亮、鲜艳的色调,并利用小景别避免色彩的混乱,突出食物的主要颜色,保证食物色泽的自然。除了食物的特写镜头,对纪录片中的人物,也有大量的特写镜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相比于第一季,加入了一些纪实画面,特别是人物故事部分,大量采用纪实语言讲述人物背后的故事,使得整个影像的风格与之前有所不同。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

音乐原声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收视率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播出,自播出后平均收视率高达0.481,平均收视份额为3.861,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0.75,最高收视份额达到了5.77,超过了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2014年4月18日晚,央视一套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首播收视率高达2.57%,市场份额高达6.72%,稳居同时段收视率榜首。全国网收视率也达到了1.59%,市场份额为4.61%。《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2018年2月19日至21日播出的前三集收视率均超过2%,第三集“宴席”收视率高达2.23%。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 评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视觉、色觉、味觉等物理上美食冲击的话,那么第二季则把精神上、人性层面的东西融入了美食,带有精神冲击,对纯物理上的美食进行了一定的升化。,沈阳日报 评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对解说词、同期声、叙述结构和叙事节奏上都做到了很好的驾驭和把握。其次,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每个篇章的结束语饱含哲理性和思考性,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电影评介》平其义 评

作为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纯粹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文化背景的陈述,而是自然而又准确地透过食物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厨房提炼至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气质底蕴之中。《舌尖上的中国》中处处可见温和而文艺的“舌尖体”解说,不失时机的讲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人民网《今传媒》 评

负面评价

《舌尖2》主观意识上贬低了美食,而刻意去打人文牌,突出社会热点,涉及有候鸟打工族、留守儿童、应试教育、家长陪读、空巢老人等,但因分集导演水平不一,美食、故事的拿捏相差万里,致使矫揉造作出来的《舌尖2》有些不伦不类。,大连晚报 评

《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集开始就令人失望。在第一集里,观众只看到一堆器具,没有看到多少美食。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表示理解,因为美食与器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随后播出的几集,就让观众无法淡定了。不仅存在煽情过重、美食无味,剪辑混乱、画面粗糙等问题,很多常识性错误更是令人反感:本为三无产品的“中药口红”被详细介绍制作流程;片子介绍的是太湖花鲈,出镜的却是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有毒的南天竹被搬上餐桌等等。,课堂内外期刊 评

网站评分

相关作品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表示这部纪录片不会做成书,但出版界对此并不买账,数百家出版机构在纪录片播出3天后就闻风而动,竞相争抢图书出版权。于是中央电视台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行研讨会,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社会反响进行了探讨。最后央视与光明日报社决定授权光明日报出版社编撰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图书版从策划到出版只用了短短十几天的时间,2012年5月31日,光明日报社拿到了纪录片的播出脚本;紧接着,6月1日完成了视频截图和插图的挑选。到了6月3日,书稿编撰和美文选编工作也顺利完成。6月7日,开始进行排版设计;到了6月8日,经过三审三校,最终送审样书。仅仅几天后的6月11日,这本书就下厂付印。到6月20日,《舌尖上的中国》图书版已经出现在北京的大型书城。在还未正式铺货的时候,就已经接到了超过20万册的订单,更是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