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斗栱,bracket system,又称斗拱,铺作,斗科,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位于柱子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位。

根据宋代《营造法式》的标准,斗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斗、栱、昂、枋、耍头等。斗是斗形木垫块,在铺作中是将栱、昂结合起来的节点,主要有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四种基本类型。栱是弓形的短木,有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五种基本类型。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出现在铸造的青铜器上。汉代时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时得以成熟,宋代时实现规范化,从而成为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特征。到了元代,斗栱尺寸变小。在明清两代,斗栱不再承担主要的支撑功能,尺寸缩小,檐下密集排列,更加强调装饰和等级的作用。斗栱可承接屋面的荷载,起到传导荷载的功能,同时兼具抗震、装饰,增加建筑等级规模,防雨保护根柱的功能。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斗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影响。斗栱技艺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外观。斗栱的演变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标志之一,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重要线索。此外,斗栱还反映了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志之一,成为判断中国历史建筑年代的一个依据。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斗栱

拼音:dòu gǒng

注音:ㄉㄡˇ ㄍㄨㄥˇ

基本解释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栱是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引证解释

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中说:“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栱。”

历史沿革

斗栱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出现在铸造的青铜器上。这些铜器在底部呈现出栌斗的形状,用以支撑上部的重量。两个栌斗之间通过枋的形状连接,而枋上部有两个方块用以支撑上层结构,类似于散斗。专家认为这些铜器上的斗栱形象应该被认为是斗栱中的一种。

周代时期,斗栱的使用也在一些文献中有所提及。例如,《尔雅·释宫》中有以下描述:“杗瘤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閞谓之槉。栭谓之楶。”这里提到栭和楶是斗的别名。《尔雅》是中国最早的释词典籍之一,它的成书时间大致在战国或两汉之间。这表明在此时期,“斗”被称为“栭”,而在汉代则被称为“楶”。另一些文献如《逸周书·卷五·作雒解》中也提到了周公在陪都洛邑的建筑中使用了“復格”和“藻棁”,这两者都被怀疑是斗栱的形象。这些文献反映了在周代建筑中,斗栱已经被广泛使用。在《论语·公治长》中,孔子批评了鲁国大夫臧文仲等人在蔡国使用斗栱构件,这些构件上装饰有山节藻棁等纹饰。

此外,一些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也提供了有关斗栱的信息。例如,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龙凤座铜方形几案,四周的角上都有一斗二升斗栱来支撑。斗栱上的栌斗、散斗、栱和蜀柱等形象都呈现出完整的特征。同时,山东临淄出土的战国漆盘上也清晰展现了斗栱的形象。这些发现表明,斗栱在这个时期的建筑中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承托檐口,尽管斗栱的突出部分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或实物佐证。

秦、汉

秦代的斗栱结构仍然保持单层形式。然而,在汉代,斗栱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一发展在大量汉代画像石、壁画、明器、以及汉阙等文物中都得以明确展示。汉代的斗栱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包括一斗二升、一斗三升、以及一斗四升,它们的结构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同时栱头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人字栱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形式。

在汉代的考古遗址中,已经明确发现了仿木结构的斗栱。四川地区的雅安高颐石阙以及渠县的无名阙,都清晰地展示了这种结构。此外,在四川的乐山大弯嘴汉墓以及双流县的牧马山汉墓出土的陶楼明器中,甚至一些较为复杂的斗栱结构也得以发现。另外,山东沂南地区的汉墓中,墓室的石构也明确地反映了仿木的斗栱形式。这种结构在山东、四川以及徐州地区出土的画像石图像中也表明在汉代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汉代的斗栱结构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其基本特点已经完全具备。

南北朝

2013年,位于忻州市兰村乡下社村东北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一座北朝时期的壁画墓,其中墓道墓门上方绘有一座壁画建筑。这主殿建筑具有三间宽度,采用单檐五脊顶结构,壁画中细致地呈现了斗栱构件的形态。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跳的斗栱以及两组斜栱,柱头上装饰有栌斗,其中栌斗的皿状特征也可见。斗栱构件巧妙地安置在挑檐柱上,左侧栌斗带有皿状特征。从九原岗壁画中的这些发现得知在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出挑结构且复杂构造的斗栱,而斜栱的应用也显得相当成熟。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隋唐

在隋唐时期,斗栱的形制已经基本完善和成熟。在保存下来的一些唐代木构建筑中,斗栱作为支撑屋顶重量的重要构件,其形式相对较简单,与两汉和南北朝时期相似。这些斗栱通常呈现出人字栱、一斗三升等整体的壮观外观,而柱头的设计、构造间的设置、角部的安排,包括内檐的结构都表现得相当成熟。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到了宋代,斗栱的形制发展更加规范化。各种构件,如斗、栱、昂、耍头等已经齐备,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形式几乎没有区别。标准化规范《营造法式》对各类斗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根据斗栱的高度制定了材料规格,从而确定整体建筑的尺寸和规格。

辽、金

辽、金基本承袭了宋代斗栱形制,斜栱、斜昂大量使用,更加注重装饰功能。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元代斗栱尺寸渐小,多使用假昂,下昂使用不多见,补间铺作呈增多趋势。

在明代,斗栱的尺寸明显减小,平身科,也称为补间铺作的数量大幅增加。与唐宋时期通常只有1到2个平身科相比,明代一些建筑中出现了多达8个平身科的情况,这使得檐下区域密布着平身科,它们已经超过柱头科成为主要的装饰构件。这种变化与明代木构建筑结构的演变密切相关,因为斗栱不再仅用于承重,而更多地用于装饰和表达等级的功能。

到清代,斗栱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梁的外端被制成巨大的耍头,它伸出斗栱的外层,直接支撑挑檐。这时,梁下部的昂失去了原本的结构功能,而补间的昂也变成了装饰元素。这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晋祠圣母殿的下檐,而在清代,这一做法变得更加普遍。在清代,还出现了高级别的“镏金栱”,实际上是虚构的构建,其中个别栱上还添加了450斜向的拱,称为“如意斗栱”。这些斗栱雕刻精细,华丽而富丽堂皇。

清代的木构建筑逐渐趋向简单化,斗栱的承重作用减弱,对斗栱的改进开始减弱。清代建筑大量使用砖墙来替代土墙,墙体的防水性能提高,屋檐的悬挑依赖减少,檐下距离变得更短,斗栱的尺寸也因此减小。斗栱的造型变得更加轻盈,不再那么厚重,更加注重装饰和雕刻。此时,两柱之间斗栱的数量增加,通常排布密集,装饰繁复,这成为这一时期建筑的特色之一。

总体而言,斗栱从周代开始出现,汉代时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时得以成熟,宋代时实现规范化,从而成为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特征。到了元代,斗栱发生新的变化,尺寸变小。在明清两代,斗栱的数量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平身科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此时,斗栱不再承担主要的支撑功能,尺寸缩小,檐下密集排列,更加强调装饰和等级的作用。

斗栱种类

组成

《营造法式》提供了明确的示例,对斗栱的结构和做法进行了明确规范,形成了标准。后来的斗栱发展都以宋式标准为基础。宋式斗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斗、栱、昂、枋、耍头等,总体上可以看作一层斗承托一层栱,然后再接上一层斗承托一层栱,斗上有栱,栱上有斗,不断重复形成斗栱的构造。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斗在铺作中是将栱、昂结合起来的节点,由耳、平、欹三部分构成。根据所处位置,所需容纳的栱、昂方向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和尺寸。从《营造法式》提到的“造斗之制有四”中可以知晓,宋代斗栱中的用斗主要有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四种基本类型。斗的正面有一凹槽,被称为斗口,而斗口从宋代一直到清代都成为建筑的模数单位,用于规定整体建筑的斗建筑尺度标准。斗口两侧分别被称为斗耳,下部叫做斗平,或称斗腰,再往下是斗欹,或称斗底。

栌斗

栌斗,即清式的坐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规定:“一日栌斗。施之于柱头。”即栌斗是用于铺作最下层的大斗。栌斗常作方形,一般为十字开口的四耳斗。它是斗栱中最基础的大斗,负责承受最大的荷载。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交互斗、齐心斗、散斗

交互斗一般用于栱和昂的出跳部位,通常呈四耳斗的形式,带有十字型开口。它的尺寸通常是长十八份、宽十六份,上部支承十字相交的结构构件,用于连接华栱、昂以及瓜子栱或令栱等相交部位,这种结构在清代建筑中称为”十八斗”。如果它用作承替木,就会制成另一种形式,即具有顺身开口的两耳斗。

齐心斗通常安装在铺作的横栱中央位置,形状呈方形,尺寸为长16份、宽16份、高10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载,齐心斗有四种不同形式:一是四耳形,通常用于泥道栱、平座出头木等位置;二是三耳形,用于铺作外跳令栱的上方,用来支承檐枋和衬枋头;三是两耳形,这是齐心斗的主要形式,常用于檐下一般横栱的中心位置;四是无耳形,也就是平盘斗,高度为六份,通常用于转角内外的出跳跳头。散斗一般安装在铺作横栱的两端,也可在偷心造时用于华栱跳头。其尺寸通常为长16份、宽14份、高10份,具有顺身开口,带有两个耳。当它用在泥道栱上时,需要在一侧开设榫口以容纳栱眼壁板。

从《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提到的“造栱之制有五”中可获知,宋代斗栱有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五种基本类型。栱在斗栱上的作用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完成了垂直于屋身平行方向的出跳。其次,它在平行于屋身方向上承托上部。

华栱

华栱,又被称为杪栱、卷头或跳头,是清式斗栱中的翘型构件,通常位于建筑的垂直立面,进深方向,呈层层出挑的形式。每一层出挑被称为一”抄”,单层称为”单抄”,双层则称为”双抄”。当它向外伸出一栱或一昂时,则被称为一”跳”。铺作的数量等于出跳的数量加上3,而踩数等于出跳的数量乘以2再加上1。在华栱或昂的出跳跳头上安装横栱时,这一结构被称为”计心造”,如果没有横栱,被称为”偷心造”。华栱的位置以及承受的力的情况决定了需要使用充足的材料,特别是在其前端承托跳头上面的横栱时,需要具备更大的截面以承受悬挑力。

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

泥道栱是安装在栌斗上的横栱,通常指清代建筑中的正心瓜栱。瓜子栱是一种用于支撑跳头的横栱,在清代被称为瓜栱,位于华横或昂之上,最外跳除外。慢栱是位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另一层横栱,它可以看作是一种“栱上之栱”,在清代被称为万栱。为了避免上层部分的重叠,构图上通常需要将其拉长一些,以实现挑出的效果。令栱是施于铺作的内外跳中最上一跳跳头之上的横栱,在清代被称为厢栱。它不再向上发展,而在中间部分伸出一个“要头”以作为构图的结束。每个跳头横栱之上通常都放置有一根横枋,这种结构被称为“一跳一枋”。在柱头中线或泥道栱上的横枋被称为“柱头枋”,而在内外跳中慢栱之上的横枋称为“罗汉枋”。在内跳令栱之上的横枋被称为“平栱枋”,而在外跳令栱之上的横枋称为“撩檐枋”。在第一层昂下,通常会削减华栱的前端,以使其伸出”两卷瓣”来承托下层昂,这种结构被称为“华头子”。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提到“造昂之制有二”,即把昂分为下昂与上昂两类。昂作为斗栱中的重要构件,主要承担杠杆的功能。其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前端用以挑起支撑悬臂式屋檐的重力,后部则抵压在梁架的底部,形成支点,中间的栌斗作为支点的一部分。昂可以分为上昂和下昂两种类型,其中下昂在建筑中更为常见,而上昂主要用于室内或斗栱内部的支撑和悬挑结构。

下昂

下昂的形状为垂尖向下,而昂身向上。下昂的斜度并未在《营造法式》中规定,因其取决于屋檐的坡度,而屋檐坡度必须根据每幢建筑的进深按照举折制度来确定,因此昂的斜度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来说,根据《营造法式》,昂首“从斗底取直,其长二十三分”,而“若昂身于屋内上出,皆至下平樽”。《营造法式》中提到了三种形式用于加工处理昂首,它们分别是凹曲面、双曲面和平直面。在凹曲面昂嘴的基础上,通过在昂面“随凹加一分,讹杀至两梭”,昂嘴的表面即成为双曲面,这种形式也被称为琴面昂。另一种形式是平直昂面,即“自斗外斜杀向下,其昂面平直”,这种形式称为批竹昂。此外,还可以看到一种昂首形式,在批竹昂昂面上再起一弧面,这种形式可以称之为琴面批竹昂。

上昂

上昂用于铺作的里跳,其作用与下昂相反。在铺作的层数较多而高,但要求挑出的距离尽量小的情况下,采用头低尾高的上昂可以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实现更高的效果。然而,需要指出北方地区很少采用上昂的方式,而江南地区则较为常见。根据现有实例,可以看到上昂被应用在殿屋身槽内的铺作、平座铺作以及藻井的制作中。

耍头与衬枋头

耍头与衬枋头并不是铺作的直接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少了耍头与衬枋头,那么铺作在出跳方向少了两个重要的联络与承重构件。

耍头又称爵头,是位于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的构件。因耍头具有承重作用,因而用足材,其向外伸出部分通过复杂的斜杀进行处理,清称蚂炸头。耍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垂直截平、批竹昂样、卷瓣形、宋制标准的蚂炸头,以及后来出现的多种异形耍头。总体来看,在唐、宋、辽、金建筑中都能找到垂直截平和批竹形式的耍头的使用,而在元、明、清时期则不再使用,明清两代的耍头尺寸也显著缩小。

衬枋头是铺作出跳方向之最上一层坊木,在梁背耍头之上,用以联系铺作前后各枋子。《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规定:“凡衬枋头,施之于梁背要头之上,其厚广同材。前至檐枋,后至昂背或平栱枋。若骑槽,即前后各随跳,与杭、栱相交。开子荫以压斗上。”衬枋头用单材,主要起到檐枋、昂背及平栱枋之间的联络作用。横枋的命名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而有所不同。在斗栱的中线,也就是泥道栱上的横枋被称为”柱头枋”。在瓜子栱或慢栱上的横枋被称为”罗汉枋”。在外跳令栱上的横枋被称为”撩檐枋”。而在内跳令栱上的横枋被称为”平栱枋”。这些横枋的作用是将分散的斗栱结构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增加整体的牢固性。

斗栱的型制

斗栱的型制涉及多个重要概念,包括“铺作”“出跳”“单栱”“重栱”“计心”“偷心”以及“抄”。

斗栱和铺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斗栱是一系列构件组合而成的实物,而铺作指的是木构件的构造方式、排列顺序等。在古代木构建筑中,从柱头以上是由木件逐层堆叠和拼合而成的,每一层构件的高度都符合统一的模数。一层木材和其相关规格为一个铺作层,而所有的铺作层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铺作,这是铺作的本质,而斗栱则是铺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跳”是与斗栱相关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从柱头上的斗内或从华栱头、昂头上的交互斗内出现一栱或一昂,然后向前延伸一段距离。这被称为一跳,其中的“向前”是指沿着华栱或昂的方向。

“单栱”和“重栱”也是与斗栱相关的概念。每跳上会安置一层栱,这层栱被称为单栱。在单栱上再安置一层栱,即慢栱,再在慢栱上放置素方,即重栱。因此,每跳上安置素方的栱被称为单栱,而每跳上安置两层栱的栱则称为重栱。

“计心”和“偷心”是关于斗栱的重要概念,它们指的是跳头上是否安置横栱。如果在每一跳头上都安置横栱,则称为全计心,否则称为全偷心。

最后,还有一个与斗栱相关的术语,即“抄”,指的是华栱的出跳。出一跳被称为单抄,出两跳被称为双抄,以此类推,也有“三抄”等等。

斗栱功能

承重

斗栱可承接屋面的荷载,再将重量传递到柱子上,再传递到房屋的基础,起到传导荷载的功能。在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在两柱之间置于阑额 (清称额枋) 上的斗栱,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作用;在角柱上的斗栱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也是主要结构部件。

抗震

斗栱是建筑木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属于柔性结构,因此,斗栱在建筑中具有吸收地震引起的震波的能力,从而发挥了抗震的功能。

防雨

斗栱可以使建筑的屋檐加大,增加建筑的等级规模,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根柱、墙身、台明的作用,免受雨水的侵蚀。

装饰

斗栱有装饰作用。中国古建筑屋檐下安装的斗栱,是中国大式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代表作品

紫禁城太和殿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建筑上的斗栱从明初到清末,种类繁多,构造复杂。太和殿是紫禁城内等级最高的建筑,具有卓越的规模和结构。它的宽度为11间,深度为5间,采用了重檐庞殿顶的设计。在太和殿中,两柱之间的斗拱达到了八层之多,这在斗拱的构造中是非常罕见的。在下檐部分,斗栱挑出四层,而在上檐部分,斗栱挑出五层,这是斗拱中挑出层次最多的一个特例。值得注意的是,太和殿上下檐的斗栱都是经过镏金处理的,这是斗栱等级最高的实例。一般的殿堂斗拱通常挑出的层次较少,例如东西六宫等建筑通常只挑出三层。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紫禁城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最初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当时被称为玄武门。在清朝康熙年间进行了重修,改名为神武门,以避免使用康熙帝玄烨的名讳。这座门的总高度为31米,其平面呈矩形形状。门的基部采用汉白玉石制成的须弥座,城台上设有三个券洞,而上部则建有城楼。城楼建在汉白玉基座之上,宽度为5间,深度为1间,四周设有环绕的廊道,上面配以汉白玉石栏杆。城楼的前后檐明间以及左右次间都设有门,这些门采用了菱花隔扇门的设计。此外,东西两山各设有双扇板门,通向城墙以及左右的马道。门前的四个方向都铺有踏跺。城楼采用了重檐庑殿顶,下层具有单翘单昂五踩的斗栱,而上层则采用了单翘重昂七踩的斗栱。梁枋之间装饰着墨线大点金和旋子彩画。在上檐悬挂着蓝底鎏金的铜字,上面写着“神武门”的满汉文,而屋顶则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城楼内部的顶部采用金莲水草天花,而地面则铺有金砖。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耸翠山庄

耸翠山庄也被称为邢氏祠堂,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的西洋镇福庄村。这座庙宇的建筑始建于清乾降八年,1743年,它由衍庆堂、古戏台、富十公祠、南山拱秀等建筑组成。衍庆堂位于山庄的大门左侧,其内设有邢氏“河间郡历代宗亲”的牌位,是用于祭祖的祠堂。在衍庆堂左侧墙面上,有一块刻于清嘉庆年间的“大岚山禁伐碑”。这块碑文记录了邢氏祖先颁布的禁止采伐大岚山森林的法令,是永安地区最早、最完整的森林保护法典之一。在衍庆堂前的空地上,立有六根石制旌表,用以展示邢氏家族成员考中科举功名的荣誉。衍庆堂前右侧是古戏台,其台面离地面高约1.65米。戏台的左侧、右侧和后侧还有额外的空间,用于戏班的化妆和乐队伴奏。不仅如此,戏台的顶部上方的藻井保存完好,藻井的雕花非常精致。斗栱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良,其中多数采用如意斗的形式。

佛光寺北配殿建

佛光寺北配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筑都采用了翼形栱,这些翼形栱并非承重结构,而主要是用作装饰元素。在中唐壁画中,翼形栱的功能多种多样。

斗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价值与影响

价值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最初,斗栱主要作为建筑的支撑元素出现,强调了功能性,同时注重整体形式的协调,呈现出层叠有序和造型优美的特点。随着工匠技艺的不断提高、建筑比例的变化以及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斗栱逐渐完善了其功能性,同时更加注重了艺术装饰和造型追求。斗栱成功将功能与形式融合为一体,这正是中国古典建筑魅力的体现之处。

结构变化灵活

斗栱的结构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复杂,它实际上是斗与栱的相互交错组合。这种组合非常灵活,斗栱的演变随着斗和栱的大小、长度、复杂程度等变化而变化。因此,随着这些变化,斗栱的不同形式也应运而生。斗栱以其易于拆卸和卸载的特性,以及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构件,引人注目。

装饰手法的多样化

斗拱本身的层层叠叠特性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立体感,使建筑在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斗栱的装饰艺术采用了多种手法,包括浮雕、纹饰和彩绘等,这些多样的装饰手法结合在一起,为中式建筑增添了独特亮点。

影响

斗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影响。在古代建筑工程的典籍中,对斗栱的制作方法有着详尽的描述。实际建造中,斗栱技艺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外观。斗栱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单纯的支撑功能到支撑与装饰相结合的复杂功能。斗栱的演变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标志之一,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重要线索。建筑大师梁思成将斗栱视为中国木建筑的一个重要要素。此外,斗栱还反映了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志之一,成为判断中国历史建筑年代的一个依据。

继承与发展

清朝后期,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结构逐渐变得僵化,没有新的建筑材料涌现,建筑工艺趋向于追求工巧和繁复。斗栱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结构功能,但由于审美习惯的延续,它仍然保留在建筑中,不过比例显著减小,出跳深度降低,而斗栱的层级数仍然象征着等级。此外,随着中国木材资源的逐渐枯竭,特别是大尺寸的木材变得非常稀缺,主要承重柱子不得不采用碎木拼接的方法,柱子变得更加纤细,不再采用传统的生起、侧角和卷杀的结构构造。梁和枋的比例增加,屋顶的曲线变得僵硬,整体建筑呈现出沉重、拘束和严谨的风格。斗栱不再扮演结构的关键角色或度量的单位,而成为柱子和檐之间的奢侈装饰品。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来制作,还需要复杂的彩绘,这违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原则,即”只装饰构件,不构建装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等的出现,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发展走到了尽头,斗栱也随之与古典木构建筑一同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