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风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传统工艺品,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制作的“木鸢”是风筝的原生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风筝,古时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有“南鹞北鸢”之说,此外还有木鸢、纸鸢、风鸢、纸鹞、鹞子等多种称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初年的楚汉争霸,但其起源的观点有木鸢说、韩信发明说、李邺发明说、巫术说,而风筝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诗文中,从唐代开始,繁荣的经济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为风筝艺术的发展及民间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造纸业的发展,推动了纸糊风筝的兴起,加之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渐兴,风筝逐渐与民俗相融合,成为民间百姓的娱乐工具。大约五代时期人们开始用风筝代替“纸鸢”等称谓,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这一时期风筝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和健身。元明两代,受统治者政策的影响,放风筝活动有所衰减,但依旧存在。清朝时,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民国时期,风筝的制作和放飞仍然是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如今风筝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样式和扎制、放飞技巧均有所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风筝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流水作业、分工合作,生产销售规模日益扩大,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深。流传到现在,风筝可以分为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南通风筝、阳江风筝、四川风筝、拉萨风筝、江南风筝和台湾风筝等流派。按内容和形象可分为鸟形风筝、虫形风筝、人物风筝、字形风筝、器皿类风筝及变形几何图形风筝等。按风筝的功能分有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实用风筝等。按风筝的骨架结构可分为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等。按艺术风格分有宫廷风筝、民间风筝、创新风筝等。

此外,传统的中国风筝制作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而常用的绑扎方法有口咬线缠绕绑扎法;手捏缠绕绑扎法;扣扣锁缠绕绑扎法等,常用的竹条绑扎方法有十字绑扎法、劈口十字绑扎法、顺头绑扎法、卧头绑扎法、卯榫联接法等。风筝在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节日中有不同的习俗,它成为民间百姓向上天表达愿望、倾诉情感的工具,也和农忙和农事联系在一起,它在民间文化系统中产生、发展、传承、传播,与民间文化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特质。中国的风筝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流传到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等地后,也衍生出各自不同的放风筝习俗和比赛。

命名

唐代的一些诗文中开始“风筝”一词,但唐代的“风筝”与现在的“风筝”并非同一个概念,唐代的“风筝”是指挂在屋檐角下名为“占风铎”或“风铎”的檐铃,比如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的《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有相关的描写,风铎也叫“风筝”、“铁马”、“风铃”等,体现在李白《登瓦官阁》和晚唐诗人高骈的《风筝》中。大约在五代时期,人们开始用风筝代替“纸鸢”等称谓,明陈沂《询刍录·风筝》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鸣筝,故名风筝”。《辞海·风筝》也沿用了此说法:“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称‘风筝’”。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说:“曰风筝者,乃古殿阁之檐铃尔,借以名今之带弦之纸鸢也,各有意义”。

风筝,古时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有“南鹞北鸢”之说,此还有木鸢、纸鸢、风鸢、纸鹞、鹞子等多种称谓,纸鸢、纸鹞、飞鸢等也是中国古代最常见、历史最悠久的称谓,唐代的唐荣和杨誉都曾作《纸鸢赋》、罗隐的诗《寒食日早出城东》、路德延的《小儿诗》等都有纸鸢的描写。由于唐代造纸技术的普及和制纸业的发达,风筝蒙面材料也由丝帛变成纸,所以便出现“纸鸢”之称。此外关于风筝的别名,现代上海话中用“鹞子”代指风筝,福州话中用“纸鹞”代指风筝,武汉话中用“风灯”代指风筝,西安话中用“风子”代指风筝,金门话和中国台湾闽南语中用“风吹”代指风筝等。

起源观点

巫术说

风筝的起源有一种巫术说,图谶风筝是伴随着巫术的产生而出现的,巫师主持象征神人交往的仪式,而他们的神能与魔力有语言、舞蹈和绘画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构成“咒”、绘画则为“符”、舞蹈则是符咒得以上达天庭的手段,自然事物的种种含义与巫术的形象感应关系相结合,就形成了巫术的“图谶”体系,为之后风筝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一些原始部族的遗风遗俗中存在放图谶风筝的现象,比如西双版纳的傣族中已婚夫妻任何一方先死,未死的一方需要举行一次与死者断绝的仪式,以免鬼魂纠缠,人民通常将一条线绑在棺材上,由老人用刀割断线,或者用线栓上代表死者的符咒,割断后让其飞走。

木鸢说

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木鸢”。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墨子、公输子制“木鸢”的记载。《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中云:“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列子集解》中也说:“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这些记载中的“木鸢”和“鹊”与后世的“纸鸢”被认作是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一物,后世以纸代木、竹为“纸鸢”,而“纸鸢”曾是风筝的别名,学界据此推理风筝起源于舂秋战国时期,“木鸢”是风筝的原生态。

韩信发明说

风筝起源于汉代,由韩信发明。宋代人高承持这种看法。他的《事物纪原》中记载:“俗谓风筝,古传云,韩信所作。高祖征陈豨,信谋从中起,乃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入宫中。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在今天的江苏南通一带许多人相信风筝是由韩信所作,因为韩信用风筝发出声响,而南通风筝也以哨口发声为其特色。并且,当时韩信是淮阴侯,淮阴在现在江苏省淮安县西北,所以江苏境内民众更容易认同韩信为风筝祖师。

李邺发明说

风筝是由五代的李邺发明的。据《询刍录》中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近人徐柯在《清稗类钞》中也说:“风筝,纸鸢也。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今俗并其无弦者亦名风筝。”

历史沿革

两汉

风筝发明之初,就成为当时战争中军事手段之一。公元前203-前202年,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到了决胜关头,刘邦率领汉军围困项羽楚营,汉军军师张良趁大雾漫天之际,从南山放飞大鸢,其上负重吹笛童子,童子于天空中吹奏楚乐,汉军应和于四面高唱楚歌,楚军闻之心神动摇,最后不战而溃。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韩信意图备谋反篡位,他联络陈稀等人,先用纸鸢在未央宫上空丈量地形,准备从地宫中进入行刺刘邦,事情败露后韩信被吕后以竹签刑罚处死。这一阶段的风筝是以鸢、鹞鹰、鹤等形状设计,其设计原理仍停留在对禽鸟的完全模仿上。

南北朝

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曾心血来潮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高八丈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纸鸱以飞”,结果真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安然飘到城外。这件事在《北史》中有记载。《白石礁真稿》中说,北齐文宣帝大杀元姓宗族,彭城王元锶的孙子元韶被囚地牢,其堂弟制作一只风筝,二人乘之从金风台双双飞逃。这些传说虽与风筝多少有些联系,但事实上,自风筝问世之后,便大量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用途。

据《南史》之《侯景传》所述,南朝起“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鹞,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向外求援。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风筝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唐代志怪小说《独异志》也有此记述。而唐朝的张丕就幸运多了。唐建中二年,张丕被叛军田悦所困,情况危急。张丕“急以纸为风鸢”,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高百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善射者射之而不中,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因而解围。

唐代

从唐代开始,繁荣的经济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为风筝艺术的发展及民间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造纸业的发展,推动了纸糊风筝的兴起,再加上唐代民风开放,唐代民间放飞风筝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放风筝在唐朝成为大众极其喜爱的休闲运动项目,至此风筝逐渐与民俗相融合,成为民间百姓的娱乐工具,军事功能逐渐减弱。如唐人路德延的《小儿诗》记述的十数种儿童游戏中,放风筝即是其中之一,诗曰:“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此时风筝的形制开始缩小,并出现了会发出声响的风筝。风筝不仅成为宫廷和王公贵族的消遣之物,也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词的对象。许多诗词中都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中唐诗人元慎在咏物诗《有鸟二十章·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晚唐诗人高骈《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宋代

宋代是我国娱乐风筝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风筝在民间更加普及。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宋代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为风筝在民间的普及打下了基础。第二,宋代统治者提倡传统的节日风俗,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固定下来。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封建帝王不思恢复中原,整日花天酒地,沉酣于湖山之乐,宫廷提倡奢靡的节日风俗,临安豪绅相互斗富,致使清明等传统节日更加盛行,放风筝成为宫廷和民间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适应社会对风筝的需求,宋代有了专门扎制风筝、制作放风筝用的轮车及风筝线的小手工业者。

元明两代

元明两代,受统治者政策的影响,放风筝活动有所衰减。明太祖朱元璋吸取汉代出现的韩信用风筝测量未央宫、准备谋反的教训,下令禁止在京都放风筝。明初刘侗等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京城民间游戏:“有扒杆、筋斗、筒子、马弹解数、烟火水嬉”,刘同、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五等,却唯独没有风筝的内容。《帝京景物略》还明确记载:“燕旧有风鸢戏,俗曰毫儿,今已禁。”指的就是禁止在城区放风筝这件事。但这并不代表元明时期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完全消失了。不管是元代还是明代,民间放风筝活动还是有的,特别是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一直存在。比如,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绯衣梦》,就是写一个书生以买“一个风筝而放着耍”为引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所幕 《清明上河图》就把东京汁梁儿童引线放风筝的内容收在其中,从画中风筝的造型上可以看出风筝艺人们已从单纯的鸟类造型向各种类型发展。

清代

清代时,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风筝之所以在民间能够流行起来,除了价格便宜,容易操作外,它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工具,对小孩子更是有利。晚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此时,风筝除了用来娱乐外,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清朝的风筝无论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巧上均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风筝的装饰手法和材料更加多样化,风筝画面除了工笔重彩,突出色彩效果外,还采用写意手法和用木板印刷风筝纸,并用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手法加以衬托装饰。在音响装置上也有发展,除过去的响弓外,还用葫芦、白果壳做成哨子,个数、大小不一地装在风筝上,发音雄浑,周围几里都能听到。

民国

民国至抗日战争前,虽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但中国民间风筝的发展记是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这一方面是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伴随着知识分子又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民间工艺及工艺品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封建王朝的覆灭使宫廷风筝匠人流落民间,其技艺在更大的范围内继续发展创新。这时期[间风筝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专业制作风筝的人员增多。风筝制作在潍县、高密、天津、北京、吉林等地,成为一种家庭副业,各地大批国画家参与扎画风筝,使民间风筝的扎制绘画技艺大大提高,形成了工笔重彩的文人画风和民间艺人为代表的民间画风匠时并存的局面。二是中国民间风筝走出了国门,和其他民间艺术品一起,开始走向世界民间美术之林。1915年,中国风筝作品第一次参加了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凿成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北京“风筝哈”的蝴蝶、蜻蜓、仙鹤、花凤四件作品在博览会上分获银质奖章和奖状,天津“风筝魏”的14只风筝也获得金奖。三是民间风筝比赛,在我国各地不断出现。北京、青岛、潍县、安庆、台北等地都曾举行过规模不等的风筝比赛,深受群众欢迎。比如,王健吾、金铁盒在《风筝谱》中描述:北京风筝比赛“国府群公导之于前,远近各界,继之于后。群流争赴,盛极一时。”四是出现了关于风筝技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的陈泽凤编著的《风筝》,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王健吾、金铁盒编著的《风筝谱》。

分类

按内容和形象分类

按内容和形象可分为鸟形风筝、虫形风筝、水族风筝、人物风筝、字形风筝、器皿类风筝及变形几何图形风筝等。

鸟形风筝,如鹞子、燕、鹰、仙鹤、大雁、鹦鹉、凤凰等;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虫形风筝,如蜻蜓、蝉、蝴蝶、飞蛾、瓢虫等;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水族形风筝,如金鱼、鲇鱼、螃蟹、龙虾、青蛙、乌龟、金蟾等;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人物形风筝,包括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如孙悟空、老寿星、钟馗、仙童、和合二仙、刘海、许仙、白娘子等,还包括各种戏曲脸谱;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字形风筝,如“喜”字、“福”字、“寿”字等单个文字和“天下太平”“杏花天”等词句;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器皿形风筝,如花篮、扇子、钟、鼎、宫灯、花瓶、飞机、火箭、舰船等;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按功能分类

按风筝的功能分有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实用风筝等等。

观赏风筝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既可以放飞也可以用来装饰点缀生活环境。

特技风筝是指可以用作特殊技能的风筝。比如上下翻飞,或者在空中改变颜色,或者具有音响、能喷火花;还有的可为科学研究进行各种空中试验。

实用风筝专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而设计,能用来进行空中摄影、通讯、救生、探测等。也有的用来充当无线电天线和牵引车船,在沿海地区还让风筝携带宣传品从空中散发。

按骨架结构分类

按风筝的骨架结构可分为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串儿风筝、拆装风筝、立体风筝、简易风筝等。

硬翅风筝式样多变,骨架结构因题材内容多有不同,但两翼都由上下两横竹条闭合组成,与躯干垂直,其形如翅,因而被称为硬翅风筝。北京的沙燕风筝即为硬翅风筝。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软翅风筝是我国最为常见,普及度较高的传统风筝之一。此类风筝的翅膀只有上面一根竹条,下面轮廓由面料构成,不装竹子,可随风飘荡。如蝴蝶、鹰、蜻蜓、金鱼等。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拍子风筝,即板式风筝,无凸出部分,一般带有穗子或长尾巴。如八卦、脸谱、蝉、鼎等。拍子风筝分为“硬拍子”和“软拍子”,硬拍子是中心与四周都有竹条,造型呈平板状、带有尾巴的风筝;软拍子是中心有竹条、四周无竹条,骨架结构简单的风筝,一般带有尾巴,但也有例外者。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按艺术风格分类

按艺术风格分有宫廷风筝、民间风筝、创新风筝等。

宫廷风筝是专供达官贵人、朝廷贵臣消遣赏玩的玩物,制作精细,不惜工本,造型与装饰十分华贵。这种风筝流传民间后对民间风筝的风格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现在多称为“传统风筝”。

民间风筝是指劳动人民自制的风筝和由专业艺人所制作的商品风筝。民间风筝造价低廉、造型结构简单,设色粗犷明快,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创新风筝是在继承传统风筝、民间风筝的基础上革新创造的新型风筝。艺术风格上保持了传统风筝的特色,吸收了传统风筝的结构形式及装饰手法,但又以当代新鲜事物为题材,如“火箭”“飞船”“人造卫星”“飞行器”及卡通形象风筝等。

按用途分类

特技风筝是带有特技性能的风筝,它能在空中左右翻滚,更换颜色,是技巧性较高,竞技性较强的风筝。如 “送饭儿”潍坊地区管这种“送饭儿”风筝叫“碰”,它可以将需要的花纸送到放飞在天空中的风筝上。当送到时一碰,它就会把带上去的花纸屑,散满天空,十分好看。散完后,它会顺着放飞的线自动滑到放风筝的人的手中。然后可以往复多次,十分有趣。

装饰风筝不太注意放飞效果,而在造型和色彩上十分下工夫,适宜挂在室内作装饰工艺品。如我们见到橱窗上展示的蝴蝶、蝉、凤凰、龙头娱蚣等。

娱乐玩具风筝制作结构简单,绘画简明,没有特殊要求的较低廉,但易于起飞的风筝。这种风筝很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我们平常在市场常见的三角风筝,它结构简单用三根竹条一穿就可以放飞。不放时把中间的横条抽下来,把风筝卷起来,便于携带。

科研风筝可以进行气象探测、通讯或做无线电天线。近年来风筝的用途越来越广,美国科学家迈尔制作了一个比波音741飞机还大的风筝,上面装上发电系统,飞行速度每小时达120公里。

按大小分类

巨型风筝,也叫做超大型风筝,是指风筝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或者串式风筝在100节以上。如 “板门鹤”,以及日本人在1936年制作的重达八吨半的大风筝等;直径在90厘米以上,如潍坊制作的“鲤鱼跳龙门”风筝,高10米,宽7米,面积74平方米。

大型风筝指的是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串式在50节以上的风筝,直径在25 ~ 90厘米之间,如我们常见的龙头娱蚣。

中型风筝指的是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的风筝,一般直径在15~25厘米之间,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常见于潍坊杨家埠的木板年画风筝。

小型风筝指的是面积在0. 5平方米左右的风筝,一般直径在5~15厘米之间,如天津卫的传人制作的软翅蜜蜂风筝,造型小巧,形象逼真,只要二级左右的风即可升上天空。

微型风筝是最小的风筝,面积在0.01平方米以下。如中国风筝中的“掌上燕”;日本的小型江户风筝只比邮票大一点;潍坊有装在一个火柴盒里的三只紫燕风筝,这种风筝造型别致,色彩明快,骨架是薄若蝉翼的竹片制成,风筝面是用上等丝绢裱糊的,制作要在放大镜下进行。

制作工艺

传统的中国风筝制作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要经过设计、选料、整形、绑扎骨架、裱糊、裁剪、绘画、装配、拴脚线、放飞十道工序,也有的总结为“扎、糊、绘、放、风、线”六门技能。

扎制过程

“扎”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在风筝制作中的重要性。“扎”是个统称,里面包含了很多工序,比如前期挑选材料,加工材料,如劈竹子、削竹子、烤竹子这些步骤,最后才开始扎风筝。常用的绑扎方法有四种:口咬线缠绕绑扎法;手捏缠绕绑扎法;扣扣锁缠绕绑扎法;麻线绑扎法。而竹条的绑扎随形状的不同而变,常用的竹条绑扎方法有十字绑扎法、劈口十字绑扎法、顺头绑扎法、卧头绑扎法、加接绑扎法、卯榫联接法等。

想要得到一只质量优良的风筝,除了精湛的制作技艺外,选料上也是十分讲究的。风筝主要由骨架和风筝面组成。制作风筝骨架多以各种竹材为主,如毛竹、箭竹等,辅以苇子,高粱秆等。竹材的特点是:质轻,纤维直而密,因此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可以劈成各种规格的条,加工方便。可以热弯曲,定型后不易变形。

在选择竹材时,不能用刚刚采下的新竹制作风筝,因为新竹水分多,易弯曲变形,要放置阴凉处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才能用。放置了数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坚硬,不易弯曲,一般情况下也很少使用。没有长成年的幼竹和多年的老竹也不能用,同时还要避免使用竹面有划痕的竹子。选择竹材时,尽量选择竹子中间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的竹子竹节长,粗细变化不明显。如果选择的竹子有竹节,就要用锉刀把竹面和竹里的凸起锉平,使竹条薄厚均匀。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裱糊过程

骨架做完后进入糊风筝阶段。风筝的制作虽分为“扎、糊、绘”三个步骤,但“糊”与“绘”往往没有那么明确的先后顺序,有的艺人喜欢先绘再糊,有的也喜欢先糊后绘。

裱糊俗称“蒙面”,裱糊材料主要由纸、丝绸、绢、布等材料组成。以绢为面料时,先要“挂浆”使之平整、挺括,便于加工。无论纸类面料还是织物面料,都先要铺平,再把风筝骨架正面朝下放在面料上,按照风筝骨架的大小取料——需预留出粘贴的部分,约1厘米,再与骨架进行黏合。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绘制过程

彩绘是风筝“四艺”中的重要环节,其制作非常讲究。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风筝服务的对象多是普通百姓,对于平常人来说,一只风筝美不美,除了外形,主要看的是画得好不好看,颜色是否和谐艳丽。因此,绘画风筝画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它非常直观地体现出风筝的魅力。正因有了这个环节,才使得每一只风筝具有了不同的特色与风采。

绘制风筝的彩绘材料以国画颜料为首选,因为其特点是性能稳定,不易褪色,覆盖力强。民间制作风筝多用品色,也有使用广告色、水彩颜料的。常见的绘制工具有各种毛笔,如衣纹笔、大小白云等,在涂绘大面积颜色时还会使用板刷、排笔等。

常见的绘制风筝方法有两种:一是糊前彩绘,二是糊后彩绘。画后,面料可能出现褶皱,需要熨烫平整。不论用哪种方法绘制风筝,都需要抓住风筝图案色彩对比强烈、颜色纯的特点。画风筝铺颜色,能一遍到位就画一遍,要突出主题。

除了手绘的蒙面外,风筝之乡如山东潍坊杨家埠地区,还贩售印制的风筝蒙面。此种蒙面的印制方法同年画印制的方法相同,可以直接用于糊纸骨架。用“糊前印刷”的风筝蒙面取代彩绘的过程,大大降低了风筝制作的成本,因此与手绘风筝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这种蒙面多被“丝网印刷”替代,用仿制品只做丝网版,用刮浆法印刷。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放飞风筝

定点放飞

定点起飞,即人站立不动或者少动,背侧迎风,一只手持风筝线轴,另一只手在距离风筝半米处提住风筝线,举过头顶。当感到有风时,向后提拉风筝线,风筝会迎风向斜上方飞起,感到线上有一定拉力时放线,风筝继续上升。感到拉力减弱时,再继续提拉,要做到快拉慢放,经过反复几次,风筝可飞上高空。

双人定点放飞

双人定点放飞,即一人手持风筝线轴,背面迎风站定,另一人双手持风筝顺风前进20米或更远,将风筝举过头顶。当感到有风时,持风筝人呼唤持线轴人收线,同时撒手。持线轴人立即用力转动线轴,快速收线,风筝或上升并飞向持线轴人,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止收线,向后提拉风筝线,感到线上有拉力时放线,再提线再放线,反复几次直至把风筝送入高空。

跑放

地面风力太小时,可以利用跑动增强风筝与空气的相对动力。右侧迎风,右手持风筝线轴,左手距离风筝2米拉住风筝线,迎风助跑,同时手、足、眼配合,观察风筝动态,感到有拉力时边跑边放线,感到拉力减弱时停止放线继续跑动。待风筝到达一定高度后,停下来提拉、放线,并拉住线慢慢顺风往回走,边走边拉、放线,走走停停,直到回到起跑位置。

类别流派

中国的风筝艺术, 不仅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因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各有千秋, 它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遍布全国各地的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知识结构,在风筝制作中, 便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体系和风格各异的流派。

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清明时节出游放飞风筝是北京一带的民间习俗。北京风筝基本形式有硬翅、软翅、排子、长串和桶形五种。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 有一种性能最好, 对全国影响最大, 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 那就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 (或称“扎雁儿”“沙雁儿”等) 。“沙燕儿”的结构简练, 只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在端部弯曲而形成形状特殊的“膀兜”。这能使沙燕儿在风小时能起, 风大时也能稳, 其飞行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也是很有特色的风筝流派之一。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 历史悠久, 工艺精湛, 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 是已故风筝艺人魏元泰。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 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 轻而结实, 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毛竹, 用料十分考究, 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造型美观, 彩绘精美, 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放于室内又可供观赏, 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潍坊风筝

悠久的文化历史, 形成了潍坊风筝特有的地方色彩。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明代更加普及。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现在已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型、色彩也各不相同,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真是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南通风筝

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富特色,最为典型, 其形状古朴庄重,色彩典雅明快, 神韵奇特奥妙,令爱好者为之倾倒。南通板鹞一般体型较大,多以六角形、八角形为基本框架,将大小不一的葫芦或竹子、苇子等制成的哨口, 组合排列安装在鹞面上, 放飞时, 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像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又如机群掠空, 震耳欲聋,声音可达十余里。南通板鹞虽框架结构较为简单,但其鹞面的绘画非常精细工整,装饰性极强, 尤其哨口的制作,工艺复杂细腻, 整个风筝融灯彩、绘画、雕刻、声音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大气壮观。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阳江风筝

广东阳江县的风筝独具特色, 几年来在中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阳江县最有自己特色的风筝要算“灵芝”。这种风筝初看起来像一个腰子形的拍子风筝, 但它在飞行时又类似硬翅风筝, 可形成一对稍向下弯的“膀兜”呈弧形翼剖面。所以比一般的拍子风筝飞行性能好得多。它的中间有一长杆, 下扎鹿口灵芝的图案, 造型别致精巧又独具特色, 是传统中国风筝中一个可与北京“沙燕”, 南通“六角”媲美的独特的品种。而且灵芝风筝上带长弓, 紧张藤弦, 风吹弦鸣, 声传天外, 是名符其实的“风筝”。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四川风筝

四川成都柏树林曾经是有名的风筝市。每当春日,东校场、三校场都是人们放风筝的好去处。这种流派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半印半画, 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墨线轮廓,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等水画粗粗刷几笔,显得潇洒流畅。风筝以大为贵。有一种“羊尾巴”风筝,形制小且无装饰, 三五个串在一起,放飞时摇摇摆摆, 如羊群摆尾;还有一种T形风筝, 也为别处没有。成都柏树林是过去有名的风筝市。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拉萨风筝

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拉萨风筝在我国风筝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首先在风筝的制作上,其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平面,但讲究彩绘图案,有六种图案:“加沃”(大胡子),在风筝两侧用红黑颜色任意画出底粗上细的刀形图案,表示英勇老练的汉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在风筝上端用红或黑颜色画成几何三角形,表示护法神的头颅;“米洛”(瞪眼,在风筝两侧画上半圆图案,表示对交战对方横眉冷对的态度;“其瓦”(社牙),在风筝的两侧画上一对钩形团案,表示恐怖的魔鬼牙形,让人丧胆;“帮典”,围裙),在风筝上用各种色彩画上道道,表示姑娘漂亮的装饰;“嘎林”(腿骨号),在风筝上用红黑任意一色画上宽带,表示法力无限威严。这些图案反映出藏族人们的心理和审美取向。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平时这些风筝悬挂在墙,视为升腾运气的圣物。

风筝(中国传统工艺品)

台湾风筝

台湾闽南语中有一句话“九月九,风吹满天啸”,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农历九月以后,台湾季风渐强,天高气爽,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早,据资料记载,居住在今天宜兰的平埔族,即葛玛兰人早有放风筝的活动。台湾风筝受潍坊、天津风筝的影响较大,以软翅造型见长。造型概括简化,夸张变形。在题材上,或取自然物体的部分美妙线条构成风筝的形状,或模拟自然物的形状构成风筝。主要有陀螺、龙、八角、中国城、老鹰、蝴蝶、蜻蜓、金鱼挑、双鱼、海燕、七星、海鸥、宫灯、飞虎、娱蚣、大蝴蝶、大彩蝶等。

相关民俗

民俗节日

端午节

夏季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由于不满于国政的腐败,就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亡,以示抗议。当时,乡间百姓们虽然争相驾船奋力抢救,但是,没能寻找到诗人的踪迹。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每年五月端午,都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等活动。在许多地方,例如广东省雷州市,放风筝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色彩。

重阳节

秋季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称为重阳节。在这一天,一家老小登上高处,观赏菊花,并摘取一枝幽香四溢的野生植物“茱萸”,插在发髻上或者别在衣服上,据说这样就可以驱避灾疫了。而在重阳节戏放风筝,似乎可以带给人们“步步高升”的好兆头。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例如广东省一带,以前过重阳节比春节还要热闹。而在那一天举办的风筝演放或者比赛大会,比传统的赛龙船、放天灯更要引人注目。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在清代有了记载,如《广西通志》卷十五记载:“登高岭在县西一里,九月九日邑人登岭放风筝为乐。”“重阳前后,竞放纸鸢,如内地春月。是日,儒生有杀犬取其首以祀魁星者,余肉则生徒聚啖,欢饮竟日。”

清明节

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源于唐朝,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还有驱赶晦气的风俗,他们相信放飞风筝可以驱走邪气、带走晦气、赶走病气。如果人生病了,可以将其病况写或画在扎制的风筝上,趁着春风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风筝快钻进云彩里的加时候,就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没了”“晦气走了”,疾病和灾难就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此外唐末诗人罗隐在其诗《寒食日早出城东》中描写了他寒食日拂晓出城春游时的所见所感:“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摇风细,墙花折露鲜。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可见,这时放纸鸢已与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活动一样成为清明时节的风俗。

民俗信仰

风筝作为飞行器物被发明之后,它能够飞上天空的实际效果符合早已存在的人神沟通的巫术观念的需要,于是风筝与巫术迷信思想相结合,成为人们向上天表达愿望、倾诉情感的工具,深刻地揭示着民间的信仰观念。风筝与巫术迷信相结合本身就已经体现出远古的信仰习俗对风筝的影响。由于中国民间信仰“因我需要”而拜神的功利性、随意性特征,又由于受不同时代及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影响,风筝所表达的民间信仰习俗因时因地而异,对这一点,王健吾、金铁盒在《风筝谱》中作过分析:“此种习俗,亦因时与地方之不同而异。或则敬之如神,或则嫉之如仇,并无一定,盖以人之好恶为转移。”此外,风筝图案反映出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比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风筝图案。

民俗生活

在农村,放风筝的习俗在时间上与农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从农历当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四月份为农闲季节。但在农历十月份,除去不多的农田管理,农民的主要工作是整理、修补农具,为来年的耕作进行准备,一部分有手艺的人则在这段时间内开始他们的副业生产。在农历十二月份,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春节进行的,大扫除、粉刷房屋、春米磨面、杀猪宰羊、张灯结彩。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又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年节活动。所以,放风筝多是在正月十五后进行———这时天气和暖,东风渐急,而且农事当闲,草木未苏,时间和场地都能得到保证,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农村放风筝,一般都在田中进行。在种麦地区,麦子要过了清明才分袭发棵,“清明到,麦秤叫”。据农业专家研究,分孽前的麦子不怕踩,如踩的话,对发棵拔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分孽后的麦子就不能再踩了,因为麦子在分孽后,茎秤均已长成,如这时再到田中放风筝,会塌坏田禾,使麦子产量降低。而在产稻地区,清明已是大忙季节了。所以,广大农村中,放风筝的活动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即告尾声,最晚的也只到立夏为止。

风筝与科学

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风筝的科技价值普遍为人们所重视。风筝的飞翔主要是风的作用,对于风力的认识和应用在中国已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例如古人对风帆的使用。中国的风筝还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代表。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风筝是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他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了明代王逵所记载的中国古代用风筝测量风力和风向的史实。在古代,风筝作为人们最经常利用的飞行器,还称为载人升空的前导,这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所记载,如《北史·献文六王传》中就有人们“各乘纸鸱以飞”的记录。清末画家吴友如的“白日飞升”图描绘了风筝将小儿带上天空的情景。

风筝在科技的众多领域中,如军事、气象、通讯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许多科学实验的媒体。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曾借助风筝进行过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实验。拒记载,1749年,苏格兰的阿莱克塞·威尔松就曾将六只风筝串联在一起,并安装上温度计,将风筝放飞到九百多米的高空中,然后慢慢降落,以测定不同高度的温度变化,进行气象试验。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风筝上系上金属线在闪电时将风筝放上天,以此揭开了雷电的秘密,并证明了闪电与发电机发出的电一样,都具有“电物质”。科学家还用风筝将照相机带上高空,进行空中摄影;利用风筝作天线,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试验等。风筝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发展现状

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风筝被列为我国重点挖掘、保护的民间艺术,风筝创作也增添了新的内容,除以民俗生活外,又以表现革命历史、反映社会主义劳动生活为主调。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与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迥异,显示了民间风筝艺人个人风格的重大转变。1957年7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接见了天津和潍坊的风筝老艺人魏元泰、郭兰村等。进入60年代,北京、天津、山东潍坊、贵州等地风筝工艺美术厂,所相继成立,为风筝发展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又在北京、天津连续举行全国风筝展览、放飞,使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迈出了新的一步。

改革开放后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风筝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风筝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增强,传统风筝技艺的保护传承面临困境。但可喜的一方面是,风筝以其与现代生活理念相吻合的文化交流、休闲健身功能在新的生态环境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依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通过举办各种风筝节会,不仅使风筝文化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使风筝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创新风筝、运动风筝等新形式。早在1986年,风筝就被纳入全国正式比赛项目。随后,为适应风筝比赛的要求,比赛规则和裁判制度也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1986年我国第一部风筝比赛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筝比赛规则》开始试行,4年后,经修改正式审定公布。1994年修改发行了《风筝竞赛规则》。2002年5月由中国风筝协会正式审定发行了《风筝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使风筝竞技走向规范化。在《风筝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中,对参赛风筝的计分分工艺和放飞两部分,既能展现风筝的艺术特色,又明显地带有现代体育运动的特点,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经济发展

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以民间文化的复兴和风筝赛事节会的举办为平台,现代风筝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具备了现代产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第一,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走向社会。传统风筝扎制主要由家庭经营,自产自销,多为季节性生产,一般配合农时,春节过后扎制风筝,清明节前后销售,是农耕经济的必要补充。现代风筝制造一般由规模不一的风筝厂或风筝作坊经营,以民营或私营企业为主,白.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些企业有固定资产和生产场所,也有固定从业人员,常年生产,并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见,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转变为具有产业性质的现代企业。

第二、生产作业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风筝生产一般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一只风筝的制作,费时费力,生产功效不高,不宜形成规模化生产。现代风筝企业里,一人承担全部生产过程的已为数极少,其生产方式转变为流水作业、分工合作。传统风筝的扎、糊、绘等环节可以分割开来,由不同的人完成。以潍坊杨家埠风筝厂家为例,在这里风筝的制作主要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即人员分厂内外两部分,由厂部进行协调,并分工合作。比如,骨架的绑扎由厂方提供图纸,制作方白备材料,完成后交厂方验收合格后,再交由另一家按)’方要求和供给的材料糊面,最后由厂部绘画组装成为商品。

第三、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风筝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风筝的生产能力,风筝制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提高。

第四,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风筝制造业兴起初期,伴随着风筝节庆旅游活动和中外风筝文化交流的开展,国内外市场对风筝的需求剧增,而中国传统风筝的产量尚低,风筝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的风筝生产者是不需要考虑市场开拓问题的。然而,随着风筝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厂家的增多,风筝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这促使生产者研究市场需求,逐步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销售理念。

保护措施

为保护潍坊风筝,在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巧克利先生的提议下,山东省潍坊市政府与山东旅游局最终决定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并于1984年4月1日成功举办第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1988年潍坊被一致推选为“世界风筝都”,之后潍坊以潍坊国际风筝会为导向,打造“世界风筝都”城市品牌。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潍坊“风筝运动特殊贡献奖”,同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艺术组织文化遗产及民间工程。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政策促进了潍坊风筝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此外,潍坊市在市技师学院开设潍坊风筝技艺传承专业,面向社会公开招生,还在潍坊市聋哑学校设置了风筝扎制的非遗课程等等,山东潍坊还于2010年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并将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风筝非遗传习所——杨家埠效东风筝工艺社、杨家埠洪伟年画风筝店、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等纳入其中。西藏拉萨风筝方面,拉萨于2004年举办首届拉萨风筝大赛,后于2006年成功申遗拉萨风筝,2010年以来在西藏旅游局的领导下,举办了拉萨传统风筝竞赛旅游文化节,得到了众多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相关轶事

1993年,山东潍坊钢厂向国际风筝节献上一只名叫“千手观音”的巨型工艺风筝,长16米、高12米、净重300公斤。放飞时,动用一辆汽车来牵引,并用了120名风筝手掌握,放飞高度达30多米。

2006年,风筝艺人马庆华曾一人放飞43只风筝,成为一次放风筝数量最多的人,并成功地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举行风筝锦标赛。本市各区县的运动队和来自山东、天津的展示队共300余位运动员带来形态各异的风筝。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软体风筝,形似章鱼,长100米,宽15米,重逾250公斤,面积为1500平方米,由来自天津的黑哥风筝队于2013年历时3个月制作而成。

原天津海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霄云成功制作了翅展横宽为4.5毫米的微型风筝。蚊子的翅展横宽为8至10毫米,它比蚊子小近1半。

国际影响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风筝类型和文化,比如马来西亚各地会在每年四月稻谷丰收之后放风筝,该习俗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据说是为向稻神致意,马来西亚风筝的长度一般在一米至二米之间,宽与长相仿,他们最喜欢月亮形状的风筝,当地政府经常组织风筝比赛,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还把风筝作为公司的标志;中国的风筝在唐朝初年传入朝鲜半岛,并用于军事领域,之后朝鲜国家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放风筝,汉城以南的人们会在新年后连续放两星期的风筝,但在汉城以北人们喜欢在秋收后才放风筝,在离风筝一定距离的一根线上拴上一段点燃的火捻,待风筝高高升起后火捻将线烧断,风筝随风飘走,此外放风筝还是朝鲜男女青年传情达意的手段。

日本的风筝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去的,有“风巾”“杨子”“春声君”等十几种别称,日本人认为风筝是赠送孩子们的吉祥物品,但日本各地放风筝的时间不一,多根据当地气候和乡土风俗而定, 一般在一、二、三、五、七月里放,现代日本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大型的风筝节,进行风筝比赛。 1936年,日本举办风筝大赛,有人用了3100张40厘米×50厘米规格的薄纸,糊制了一种巨圆风筝,净重8.5吨,雇佣了200人参与放飞;1976年,日本一餐馆经理用5480尺的绳子,放起1050只风筝,总重350磅,同年日本曾有人用一根引线放起3672只风筝。

西方欧美国家方面,1907年,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制作的巨型风筝载人于空中获得成功。1936年,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首次将放飞风筝列入专项表演比赛项目。1969年,美国学生古利浦将19个风筝串连,引线17200余米,飞升高度11837米,在空中停留7小时。1976年,2011年4月,法国北部海滨城市Berck-Sur-Mer举办的第25届国际风筝节,新西兰的巨型风筝专家彼得·林恩制作的长150米、宽75米,面积11250平方米的巨型鳐鱼风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风筝。

衍生作品

诗歌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北京竹枝词》

,清潘荣陛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春喜》

,现代高立基

草绿莺飞天水碧,童儿牵线风筝起。

齐心合力灭新冠,烂漫花开千里喜。

影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